现在,很多开发商搞精装房进行销售,一方面提高售价,另一方面也方便业主入住。但凡事有利也有坏。精装修房无法反映业主的个性化需求。在后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冬去春来,买房后的装修大幕拉开。在一些小区外的垃圾堆放点,工人们砸掉的包裹着钢筋的砖块被堆成了“小山”。很多都是精装修房二次装修产生的。
“我曾经装修过一家,光砸墙就砸出500个编织袋垃圾,粗粗算来得有8多吨,浪费很严重。”正在这个社区搞装修的工长夏忠生对笔者说。
“我在武汉装修过的房子怎么也有100多套,你看砸掉的这些砖和水泥,除了极少整块的砖可以再用,剩下的基本都浪费了。”在夏忠生看来,砸掉的砖和水泥还只是比较明显的浪费,而电器开关、电线等设施的浪费更为严重。对于精装修房重装,业主至少损失四五万。
“开关、插座和电线全部换掉,主要就是担心开发商配备的电线载荷不够,开关和插座的质量不过关。”正在装修房子的业主郭立波说,“也不是说原来的不能用,但如果不换,今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再更换就晚了,就是图个安心。”
笔者采访发现,砸墙、换电线、换开关插座等“砸、扔、换”现象,成了现今装修新房的一种套路,造成原材料浪费的同时还产生大量建筑垃圾。有行业人士认为,既然精装修房有些东西肯定会被业主换掉,那为什么不可以让业主在买房时作为“选装项目”呢?这样既减少浪费,或许也可以减一点房价。
想要个性化,就不能买精装修房,不然后期的成本更大,白白浪费钱。
“二次装修浪费”由来已久,建议主管部门加以重视并切实解决。开发商在提供精装修成品房时,在装修方面应有明确的行业规范,内容须涵盖材料、质量、价格等各方面,让购房者放心,同时,也应在装修过程中发动业主参与,加强监督。此外,是不是可以考虑满足购房者对住房个性化的需求,提供装修定制化服务呢?